一、风险自留与风险转移
保险不是一个必需品,而是一种金融工具;
首先,风险是不可避免的,例如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,风险是客观存在的,我们只能选择应对风险的途径。
其次,应对风险的途径主要分为【自留风险】与【风险转移】。顾名思义,自留风险即自己承担所有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;风险转移即通过支付部分成本给专业机构,将来发生风险事故可有第三方支付自己的经济损失,常见转移风险的工具就是“保险“。
二、风险管理与危机处理
平时不做【风险管理】,难时只能【危机处理】。
买保险本质上叫风险管理、未雨绸缪、居安思危,万一风险降临时,我们可以更从容应对,控制损失,不至于构成家庭重大危机事件。
但如果不买保险,就等于没做风险管理,自行承担风险,万一灾难降临,我们必须尽全力去做应对和处理,这就叫危机处理。
事实一再证明,危机处理的成本远远大于风险管理的成本。
换言之,我们可以选择不买保险(风险管理费用),但如果发生大病,是必须支付医疗费的(危机处理费用)。
风险是一直存在的,也是一定需要解决的(比如大病治疗、房贷车贷、孩子教育抚养费等)。
买保险,是用一年几千元的保费,通过杠杆工具应对风险,
不买保险,可能要用全部收入或者全部财产直接面对风险的冲击。
相比较而言,当然是每年解决几千元保费比较轻松。所以说,保险是用有限的金钱(保费)创造无限的生机(医疗费),给自己留一条稳当的后路。
以此类推,
即使我们不买重疾险,但收入中断时家庭支出还是要担的;
即使我们不买医疗险,但发生大病时医疗费用还是要付的;
即使我们不买身故险,但生命终结后经济责任还是要给的;
即使我们不买教育险,但孩子上学后教育费用还是要出的;
即使我们不买养老险,但安享天伦时养老费用还是要备的。
总的来讲,保险根本不是投资,而是有备无患的睿智哲学。
三、保险不是想买就能买
投保最大的困难在于体况的限制。
一般投保前我都会先问客户三个问题:
(1)是否曾经住院,是否有过往病史?
(2)是否曾经体检,体检结果是否异常?
(3)医保卡是否曾经外借?
如果身体有异常的情况下,就不是“买不买保险”的问题,而是“能不能买”的问题。
四、是否不必?
既然题主问了”是否必须“,我反问您”是否不必?“
很多时候,一旦反问,似乎你就有了更明确的答案。
与其搞清楚【为什么要买保险?】不如先捋清【为什么不买保险?】
先给自己8个不买保险的理由。
例如:
1、保险是骗人的;
2、投保很快,理赔很难;
3、都是商业保险公司,都有精算师,投保肯定是亏钱买卖;
4、对比了几家产品,都没有适合我的险种;
5、我身体很好,不需要投保;
6、我很穷,没钱再去想投保的事情;
7、老公/老婆很反感保险;
8、我就不喜欢,没理由;
如果题主你知道为何不必投保人寿保险的原因,才有可能解开你的心结,解铃还须系铃人。
而不是我们一路去证明保险是有用的。
很多心理医生都说,只有当病人意识到自己有病时来看心理医生才有用。
如果病人一直觉得他正常,心理医生告诉病人【你有病】,只会让病人觉得医生才有病,根本不会接受医生的治疗意见。
301857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